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5-09-19
音乐学院前身为音乐舞蹈系,历经音乐系、音乐工程系、表演艺术学院,2019年成立音乐学院。学院设有音乐表演、艺术与科技、流行音乐和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共四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与科技是河北传媒学院首批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音乐表演为学校特色培育专业,2022年,教育部批准通过了我校流行音乐专业招生资格,是河北省第一所具备此本科专业招生资格的高校,2025年成功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合作举办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育。现有本科生近1500人。
学院坚持“德乐双馨”的育人理念,夯实“精理论、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路径,各专业资源共享,协同发展,通过建立系统化的音乐教学体系,以项目为依托构建多层次实践课程及课程大纲,以音乐科技、音乐剧和流行音乐为特色,为传媒公司、专业表演团体、群众文化馆站、社区、学校等领域培养音乐制作、音乐录音、音响设计、音乐表演、音乐剧演出、音乐传播、音乐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传媒音乐人才。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结构与职称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能力强、业界和学界知名、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主要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知名院校,能较好地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学院教学环境优良、教学设施先进,拥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有省级“全媒体数字音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剧场、多功能音乐厅、现代音乐视听室、多媒体音乐教室、器乐排练室、琴房等教学场所,另有数字录音棚、影视音乐创作中心、音乐编辑实训室、混音室、非线性编辑操作平台、模拟与数字录音操作室、人工智能音乐教育中心、金石榴艺术团(下设合唱团、音乐剧团、民乐团、古筝社团、流行乐团)等科研平台和实践平台,学院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工作坊、大师班、公开课等活动不断更新发展理念。
师生团队在《建国大业》《让子弹飞》等40余部院线电影及《先遣连》《突击再突击》等多部电视剧担任作曲、音乐制作及后期音乐剪辑工作。作品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奖”“群星奖”等奖项。
多年来,学院积极鼓励师生参加国内外重要专业赛事以及大型演出交流活动并获得多项国内外重要奖项,排练经典剧目、原创剧目,社会公演总计200余场,得到媒体广泛报道,优秀学生活跃在舞台和行业的前沿,并有许多毕业生考取了国内外专业院校研究生。
未来学院将继续结合“学、练、干、创”育人特色,践行“把学生推到舞台上,把舞台搭在社会上”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地方特色,融传、教、演、研、创为一体,不断建设成特色鲜明,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质量优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学院。
01 / 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专业,是学校依托 20 余年艺术教育积淀打造的特色专业,以 “培养应用型高水平音乐表演人才” 为核心定位,聚焦声乐、器乐两大领域的技能深耕与综合素养培育,为热爱音乐的学子搭建 “从课堂到舞台、从校园到行业” 的成长桥梁。专业深入贯彻“把学生推到舞台上,把舞台搭在社会上”的特色理念,构建 “理论教学 + 技能训练 + 舞台实践” 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坚持实践教学、项目制教学,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学生。
音乐表演专业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训实践,使学生具备演唱(奏)、群众文化活动辅导编排、音乐教学等方面的能力,旨在培养能够从事音乐表演、策划、辅导、教学培训的应用型人才。
1.声乐演唱方向:涵盖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既注重传统声乐技巧的扎实训练,也紧跟流行音乐发展趋势,培养兼具专业性与市场适配性的歌唱人才。
主要核心课程:声乐、合唱指挥、正音课、重唱训练、舞台表演训练等。
2.器乐演奏方向:开设钢琴、双排键、古筝、竹笛、二胡、唢呐、吉他、萨克斯、架子鼓、小提琴、大提琴、扬琴等多个主流器乐种类,兼顾中西乐器教学,强调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的深度融合。
主要核心课程:器乐、器乐重奏、器乐合奏、器乐发展史、乐器修造等。
02 / 艺术与科技
本专业通过系统性的开展音乐创作、音乐制作、录音、扩声、音响导演、音乐编辑、人工智能音乐创意与开发等相关知识体系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当前音乐、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专业与行业发展现状、趋势与需求,培养能够从事广播、电影、电视、传媒公司、网络媒体、舞台艺术等文化传媒领域的音乐制作、录音扩声、音响导演、音乐编辑等相关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拥有河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哲学与社会科学专家库注册的音乐研创中心6个教学、科研、艺术实践平台;建设有国内高校首批Dolby认证全景声录音棚、沉浸声录音棚、音乐制作室、音视频编辑室、扩声实训室等共计12个实验室组成的教学实验室集群,形成国内先进的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独立开发并建设了省级精品课程《音乐制作艺术与技术》、精品在线课程《音乐制作基础》、超星(中国)优秀网络教学示范课程《音乐制作导论》等优良课程体系,主编、参编教材5部,教学成果丰硕。
近年师生团队担任作曲和音乐制作的项目有:姜文导演、主演的电影《让子弹飞》,文牧野导演、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奇迹·笨小孩》,顾长卫导演、白客、蓝盈莹、蒋雯丽主演的电影《遇见你真好》及《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人间·喜剧》等院线电影音乐40余部。同时还参与了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续剧《先遣连》《突击再突击》,陈建斌、梅婷主演的40集电视剧《幸福很简单》,王鹤棣、周也主演的39集电视剧《战火中的青春》,央视大型文献纪录片《中山国》《大转折》,周雨彤、侯明昊主演的热播网剧《寒武纪》,上海世博会、唐山世园会、世界军人运动会等大量音乐作品。教师作品多次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华奖”、文化部“群星奖”、美国第五十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雷米金奖”、美国丹佛国际电子音乐节“丹尼奖”等国家、省部级获奖40余项。
毕业生广泛活跃于中国唱片总公司、央视卫视录音棚、新浪娱乐、网易音乐、腾讯游戏等各相关音乐传媒与影视传媒行业的工作岗位,并成为国内音乐创作、制作的前沿骨干。
本专业设有两个教学方向:音乐制作、音乐传播。
1.音乐制作方向:主要培养流行音乐、影视剧配乐、动漫、游戏音乐等商业音乐创作、制作、录音、混音的专门人才。
2.音乐传播方向:结合大量专业实践和学术活动,将音乐编辑、音乐评论以及音乐录音、扩声等核心技能相结合。为各类演出、会展、出版
发行等社会文化活动培养具备组织策划、音乐编辑、大众传播、企划宣传等能力的应用型音乐传播人才。
主要核心课程:音乐制作、音乐录音、音乐摹写、影视音乐设计与制作、音乐评论、音乐编辑、MIDI与数字音频基础、交互式音频设计等。
03 / 流行音乐
本专业于2022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成为河北省首个具备该本科专业招生资格的高校。专业依托学院在音乐艺术与现代传媒融合领域的优势,构建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多元化实训,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与核心技能,深入了解当代流行音乐表演、创作、网络媒体传播及流行音乐教育等领域的发展趋势与行业需求,培养具备卓越地流行音乐演唱(演奏)能力、音乐创编素养、艺术实践、乐队(乐团)协作、文化活动策划指导及流行音乐教学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
特色教学方向:流行声乐演唱、流行器乐演奏、音乐剧。
1.流行声乐演唱方向基于音乐学院数十年声乐表演教学打下的坚实基础,既继承传统声乐教学思维,又开拓当下流行音乐市场人力需求方向,围绕着培养演、唱、跳、创作、新媒体运营等多能力流行声乐表演人才,将课程与多种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不仅精通专业技能,更能在将来学会团队合作,融入社会的多重技能。
主要核心课程:声乐、合音训练、合奏课、流行舞蹈、歌曲写作、新媒体运营、演唱教学法等。
2.流行器乐演奏方向主要有流行键盘、架子鼓、电吉他、电贝司、流行萨克斯等专业器乐种类,流行器乐方向在掌握自身一门主乐器演奏的基础之上,加上流行和声、乐队合奏、流行器乐配器法、MIDI制作等理论基础作为有力支撑,让器乐演奏方向的学生真正实现一专多能。
主要核心课程:器乐小课、合音训练、器乐合奏课、重奏课、音乐编辑等。
3.音乐剧方向是省内首创并开设多年地特色专业方向,融合了“音乐”与“表演”两个专业特点,自2017年成立音乐剧方向以来,排演国内外经典音乐剧与原创音乐剧20余部,公演200余场,并获得清华大学第六届中国校园戏剧奖优秀展演剧目奖、北京大学国际音乐剧学院奖团体第二名等多个重要奖项。
主要核心课程:声乐小课、合音训练、合奏课、表演课、台词课、剧目排练课等。
04 / 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
河北传媒学院与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合作开展的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于2025年经教育部审核批准,批准书编号为MOE13KR2A20252408,专业代码为130201H。
该项目通过双方优质教育资源有机融合,实现中韩优势互补,培养兼备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专业修养、扎实的音乐表演技能及理论素养,能胜任各类音乐表演、文化艺术管理及音乐教学等相关工作,能够参与国际舞台表演、跨文化艺术交流的应用型高素质音乐表演人才。
河北传媒学院与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合作开展的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主要招收音乐表演(声乐)考生,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学制4年,前三年就读于河北传媒学院,第四年须赴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就读。入学后外语学习语种为韩语,毕业时要求达到TOPIK4级。
符合中外双方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可同时获得河北传媒学院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学位证书。
本项目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接受无出国意愿的考生报考。录取到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不得转入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主要核心课程:声乐、学校研讨会、学校表现、意大利艺术歌曲、德国艺术歌曲、法国艺术歌曲,主要实践、清唱剧等。